放过我我容易似

关于李杜

关于李杜

李杜,最常见的就是,李杜为唐朝大诗人“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并称。

对于李杜,我有自己的见解: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现代称诗仙。出生地:唐剑南道绵州或西域碎叶。701年2月28日至762年。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文学高峰,为唐诗的繁荣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批判继承前人传统并形成独特风格,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义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其诗风主要为沉郁顿挫,但早期也有浪漫主义的作品,如《登岳》,诗歌特色有重视叙事,炼字炼句,对仗整齐等。

随带一提,李白是双鱼座,杜甫是水瓶座,这两个星座,是男生和男生的话,真的非常合得来!

李白早期属于天才,被武则天赏识,后来
 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会稽(绍兴),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这个时候李白 25岁,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他文章风采名震天下,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后来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逝,也有说是:“醉致疾亡”,就是喝酒引发疾病而死。也有说是单纯的喝酒猝死。也有说是醉酒入湖中捉月溺死。

杜甫,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7岁学诗,15岁扬名。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亡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便是他诗中提到的“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诗作240余首

天宝三载(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为梁宋之游。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四载秋,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闻一多先生为此还称,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刻,也许只有老子与孔子的相遇能与之媲美,是太阳与月亮的相碰。

转念一想,其实杜甫一直都是稳定的安家生活,本应该习惯了,李白却是流走放荡的人,杜甫却因为李白选择了放荡的生活啊。

不得不提一句,我们李杜的开创者是韩愈啊!!最早的李杜同人啊喂。
 韩愈对李白杜甫极为推崇;在《调张籍》有言“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还有我们白居易大人
 白居易:“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
 还有黄锦祥
 黄锦祥对李白杜甫同赞道:“执唐诗牛耳者,唯李、杜二人也!”
 还有老苏,对,就是苏轼!
 苏轼:“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书黄子思诗集后》

以及最大的糖,杜甫因为小李白11岁,所以他从小就知道李白的很多名诗,所以很憧憬李白,也受到李白很多的熏陶,从小就很喜欢他,就是一个迷弟,很羡慕李白放荡自如,写的诗也是澎湃啊,浪漫啊,这样的。

 老杜的望岳据说是模仿李白写的,因为可以明显发现,老杜像望岳这种风格的诗很少,而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喜欢上了李白,所以我认为…


 子美可以说是追了太白一辈子啊。有人说两人本就是两个世界,老杜就是残酷的现实,太白仿佛就是浪漫的幻想,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老杜总满面风霜,太白呢?仿佛永远是放荡不羁的少年。事实上,太白年长于杜甫,应该是大了十一岁吧。可这两个人,确实是很好的朋友,虽然李杜终生也就见了三次罢。但老杜像是迷弟一样的追逐着太白,疯狂为他写诗,有几首诗的名字情义浓浓,仿佛是对李白的告白:太白啊,春天时我在想你,冬天时我在想你,到了天末我心中还是你,连梦里都是你。(《冬日有怀李白》《春日忆李白》《天末怀李白》《梦李白二首》)。想起来老杜对太白一见钟情时,太白好像是四十四岁,嗯,可见诗圣大人是个叔控。后来诗圣大人还写了首《饮中八仙歌》,那句“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就狠狠的吹了一波自己心爱的李白太太。或许当年的小杜在活着的时候从未想过,日后,后人竟把他和太白太太放在并肩的高度吧?我想老杜会很感动的。
 太白下水捉月亮去了,老杜呢?也是在水上讲他这一生唱罢~

  为什么李白写给杜甫的诗看上去这么少呢?有一个猜想就是,已经古时候诗的流传下来主要靠传抄,大概就是李白认为老杜写的很好,让各位都品品,而杜甫也肯定认为李白写的好,可能有一点点小私心,不想给别人看。

      其实,李白不仅在实际年龄上比杜甫大11岁,而且在诗坛辈分上整整先于杜甫一个时代。
       两人见面时,李白已名满天下,杜甫还只是崭露头角。杜甫早就熟读过李白的很多名诗,此时一见真人,崇敬一个取得巨大社会声誉的人往往会有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轻松和洒脱,这种风范落在李白身上更是让他加倍地神采飞扬。眼前的杜甫恰恰是最能感受这种神采的,因此他一时全然着迷。
        李白见到杜甫也是眼睛一亮。来不太懂得识人,经常上当受骗,但那是在官场和市井。如果要他来识别一个诗人,他却很难看错。即便完全不认识,只要吟诵几首,交谈几句,便能立即作出判断。杜甫令他惊叹,因此二人很快成为好友。他当然不能预知,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将与他一起成为执掌华夏文明诗歌王国数千年的最高君主而无人能够觊觎;但他已感受到,无法阻挡的天才之风正扑面而来。
        其实在李白去投向安史之乱,随即因为安史之乱而成为了政治的失败者时,因为安史之乱而死亡。杜甫知道后又有多么的追悔莫及自己当时没有去阻拦李白的感情,却再也不得而知。

李白和杜甫仿佛就是一对,你就是怎么就拆不散他们,啊哈,就连以后,李杜这个称号也会变得人人皆知,还有我最喜欢的一个诗,是余光中太太写的忆太白,他这里面其实没怎么提到杜甫,或者说根本没有,但是最后一句就是真的超爱了。
 绣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
 其实杜甫和李白之所以在后人看来可以并称为李杜,可能是也因为这两个人简直就是唐朝诗词界里的半个江山啊。
 李白给杜甫写了很多诗吧可能,因为古代的诗基本都是靠传抄留下来的,可能李白把信给杜甫寄去,杜甫说写的真好啊,比我的好多了。当书童想传抄的时候就很傲娇的抱在怀里说,不给。
 杜甫给李白写了超级多的诗这是有目共睹的,可能李白觉得这么好的诗一定要给超级多的人看,所以传抄的人多了,流传下来的也就多了。

杜甫关于李白的几首诗 。 最欣赏的是这首《赠李白》,据说是李杜相识不久后写的,老杜笔下“飞扬跋扈为谁雄”这样的词句,似乎与他的内敛不大符合,不过,也只有在李白这种“痛饮狂歌空度日”的“谪仙人”跟前,老杜才会流露出这一面吧。 全诗如下:“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还有什么。《春日忆李白》,因为很“现代” ,因为“无敌”这个词怎么看都觉得不像出自唐人笔下,倒是应该和“小宇宙”之类的连起来放在漫画书里。这首春日里的诗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老杜有意的用了飘然、清新、俊逸这样的词语,把这样一首思念的诗写得清新飘逸。直到江东日暮云,才显出一丝阴霾,转而写道“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思念之情才跃然纸上。友情和爱情,有区分又如此相似,因为这两句让我不觉想起“何当共剪西窗烛”,只是把酒和诗文换作西窗剪烛,给好友的好诗便成了给情人的佳文。另外,感慨诗中的“庚开府,鲍参军”,庾信鲍照也是一时名人,应该也是老杜钦羡的对象,可是彼时的他应该怎么也想不到,千百年后,这俩人却要靠自己的诗才能留名吧。 全诗如下:“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是爱情啊,嘻嘻。

还有很多,而李白写给杜甫的真的太少了…但是!!不妨碍李白对杜甫的爱啊,感兴趣度娘啊!!

李杜,是我这辈子磕过最三让人难受的一对了,杜甫对李白一往情深,李白对杜甫惺惺相惜。可能这就是爱吧。但是李白终归是魂归明月…杜甫后面也随即倒下…一代唐朝也终归是到头了。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杜甫

End.

最后我说一下,百分之六十来自度娘,我做了一个小小的整理和见解,只是个人的看法,觉得不妥的可以提出来,谢谢

    
                              

评论(22)

热度(134)